esi含金量高吗 - esi的意义并不大

2023年12月29日 13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esi,全称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意为基本科学指标,是汤森路透集团推出的一项学术评价指标。esi主要用于衡量学者或机构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影响力和学术产出。随着我国对esi指数的重视,esi前百分之一成为许多高校追求的目标。那么,esi前百分之一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呢?esi含金量高吗? 实际上,esi前百分之一的含金量并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以全球大学数量计算,esi前百分之一只相当于全球前6000名左右,区分度不高。第二,esi采样期刊主要以自然科学为主,对工程技术类研究的代表性不足。第三,esi统计的数据无法区分学生和教师的贡献。第四,esi的数据动态变化较大,只有持续进入前百分之一才有实际意义。所以,esi前百分之一的实际意义并不大,esi含金量并不高。我们不应将esi指数作为高校的唯一目标,而是应关注教学科研质量本身。

以全球大学数量计算,esi前百分之一只相当于全球前6000名左右,区分度不高

esi前百分之一看似非常牛,但如果我们以全球大学的总数量来看,其实esi前百分之一的含金量并不高。根据统计,全球大学总数约在60万所左右。以这个基数来看,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就相当于进入全球前6000名左右的大学。在60万所大学中,进入前6000名其实区分度很低,排名上的小幅波动就可能导致进出前百分之一。可以说进入全球前6000所大学,与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实际上区别不大。

虽然esi一般会以全球1000所大学作为基准来计算百分比,但即便是以1000所为基准,进入百分之十也只相当于进入全球前100名。相比之下,进入百分之一的区分度明显偏低。以全球大学数量计算,esi前百分之一的含金量其实很有限。它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荣誉,在实际意义上其区分度并不高,排名的小幅波动就可能出入其间。

此外,不同学科进入esi前百分之一所需要的具体排名也存在差异。以工程学为例,进入前10%需要进入全球前1576所;化学只需进入前1328所;经济商学更只需365所。相较而言,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对于工科和理科顶尖学校的要求实际上较低。所以esi前百分之一的含金量,还要视不同学科而定。

esi采样期刊以自然科学为主,对工程技术类研究代表性不足

esi的论文采样期刊主要以自然科学类期刊为主,这就导致esi指数在评价工程技术类研究时存在明显的代表性不足问题。

例如esi将所有工科研究划分到了“工程”一个大类下,而中国工科门类下实际拥有38个一级学科。这导致中国1/3以上的一级学科被简单归为“工程”,无法反映不同工科学科的差异。

相比之下,esi中的基础科学类学科划分就更加细致,如化学、物理学、数学等都有独立的学科类别。这使得esi更能反映基础科学研究的学科差异,而对工程技术研究的代表性则比较有限。

因此,esi指数更适合评估基础科学研究,在应用技术和工程领域则不太适用。esi前百分之一在工科院校的实际含金量有限,我们不应过分依赖esi这一指标。

esi统计的数据无法区分学生和教师的贡献

esi在统计一所学校的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时,无法区分该校学生和教师的贡献。也就是说,esi无法反映出一个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成果。

例如,有的学校为了在esi排名上取得好成绩,会大量聘请写作能力强的教师,让他们发表大量论文。然而这些教师是否参与教学培养学生则无法得知。

相反,如果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很好,但教师发表论文数量较少,在esi指数上反而会比较落后。可见,esi排名并不能很好反映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因此,我们不应过分强调esi排名,而更应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创新能力等真正的育人成果。esi前百分之一不代表教育质量高,其对学校的实际贡献也存在盲区。

esi的数据动态变化大,只有持续进入百分之一才有实际意义

esi的数据每两个月就会重新统计发布一次,这导致esi排名动态变化很大,一次小幅的波动就可能进出百分之一。

如果一所学校只是偶尔进入前百分之一又很快跌出,说明其学术实力并不稳定。只有能够持续地进入esi前百分之一,才能反映一个学校的持续稳定的科研实力。

即便进入前百分之一,也要看持续时间有多长。持续多年进入前百分之一与只进入一次或几次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此外,离百分之一THRESHOLD越近,也意味着实力距离前百分之一边缘较近,稳定性较差。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以是否进入esi前百分之一来判断一个学校的学术实力。要充分考虑进入前百分之一的频次和稳定性,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学校的科研水平。

esi不应成为高校的唯一目标,应关注教学科研质量

尽管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声誉,但高校不应将其作为唯一的目标。

第一,如前所述,esi指数存在多方面局限性,无法全面反映学校实力。第二,过于重视esi可能导致只注重发表论文量,而忽视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产生不良后果。

高校应当关注以下核心要素:

1. 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重视科研输出,更要注重教学能力;

2. 人才培养质量,如学生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 科研创新能力,不仅在数量上,也要在原创性和影响力上下功夫;

4. 国际化程度,如与国际一流学府的合作交流等;

5. 办学特色,每个学校都应发挥自身优势专业,而不要完全跟随主流。

因此,高校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办学水平,而不应该为了esi排名而将注意力放在论文数量上。只有教学科研本身行稳致远,才能真正提高学校价值与社会声誉。

综上所述,esi前百分之一的实际含金量并不高。主要原因有:全球排名意义不大、工科代表性不足、无法区分师生贡献、数据动态变化频繁等。esi不应该成为高校追求的唯一目标,我们应更注重教学科研质量本身。esi只是反映科研产出的一项指标,不能代表整体学术水平。要客观看待esi的意义,不可盲从。

xiaoshengchu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