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前1%学科含金量 - 学科数量并不能完全反映一所大学的整体实力

2023年12月30日 132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最近,许多大学都喜欢用esi前1%学科的数量来衡量自己的学术实力和国际地位。esi是汤森路透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按研究领域对期刊进行分类。入选esi前1%的学科意味着该学科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以esi前1%学科的数量来判断一个大学的整体实力。

esi划分的22个研究领域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学科,主要偏重基础研究领域

esi数据库由汤森路透公司发布,它对学科进行了划分,目前共有22个研究领域。这22个领域主要基于web of science的SCI和SSCI期刊进行分类,因此esi的学科分类比较偏重基础研究领域。从分类名称可以看出,理学、医学、工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都有专门的类别,而比较应用的学科则被归入“工程”或者“社会科学”等大类。比如,教育学、管理学等都被归类到社会科学,很多工科专业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都被归入工程学科。由此可见,esi的学科分类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学科,主要是以基础研究领域的期刊分类为主。这就导致其学科分类对于应用型大学不太适用。同时,不同国家的学科分类标准也与esi有所不同,esi的学科分类更加偏重基础研究领域。

不同学科之间的影响力和含金量存在差异,不能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

esi的22个学科分类之间,其学术影响力和含金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医学类学科,esi一共划分了6个类别,这显然与医学类学科的重要性有关。而工学相关的学科,esi仅划分为3个类别。因此,如果简单用esi前1%的学科数量来判断一个大学的整体实力,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进入esi前1%的标准因学科而异,同样位于前1%的不同学科不能进行横向比较。此外,即使在同一学科内部,不同子学科的影响力也有差异,不能简单根据名称进行判断。因此,如果想全面评估一个大学的学科实力,不能简单用esi前1%学科的数量,需要考虑不同学科的影响力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评判,避免出现片面性。

esi统计更多反映科研机构的表现,而不是教学型大学的整体实力

尽管esi被广泛用于评价大学的学科实力,但其统计数据更多是反映科研型机构的表现,对于教学型大学的适用性则较差。这主要是由esi的论文属性决定的。esi在统计学科领域表现时,更侧重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而这些指标通常都是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机构进行统计的。因此,科研机构由于拥有大量的专职科研人员,在论文数量上确实占有优势。而教学型大学的教师同时需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产出相对较少,所以在esi统计中不容易突出。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教学型大学的学科整体实力弱。正如数据所示,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在esi指标上名列前茅,但在大学整体排名中并不突出。因此,我们不能简单根据esi前1%学科数量来判断一个教学型大学的整体实力,需要结合教学科研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评估。

进入esi前1%的标准因学科而异,数值不能进行横向比较

esi的前1%标准是针对不同学科制定的,由于各学科的期刊数量和影响力不同,进入前1%的具体标准也有所差异。以2017年为例,进入计算机科学领域前1%需要19篇论文和235次引用;而材料科学领域前1%的标准则是74篇论文和974次引用。由此可见,同属esi前1%的不同学科不能进行横向比较。另外,由于时间的积累,不同年份的esi前1%标准也在变化。以临床医学领域为例,2010年进入前1%的标准为482篇论文和9076次引用;而到了2017年,这个标准提高到了691篇论文和11053次引用。可见,esi前1%只能代表在某一时段内某一学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数值本身无法进行横向比较。因此,我们不能根据某学科的esi前1%论文数量多寡来判断其与其他学科的强弱关系,这需要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国际地位进行评判。

esi前1%学科变动频繁,不能仅凭某一时段的数据来判断学校实力

由于esi的评价标准和统计范围会持续变化,学科能否进入前1%也存在一定的波动。新的论文和被引数据每个月都会加入统计,这导致排名变动频繁。一所大学能否长期稳定地位于某学科前1%是比较重要的判断指标。如果仅凭某一时段的esi数据就断言该校在该学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种论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另外,不同的统计时间段也会影响判断。比如3年统计周期主要反映学科的近期积累,而10年统计周期才能评估学科的长期影响力。因此,我们不能根据某一时段的esi数据来判断一个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学科地位。应该选择合理的统计周期,并参考学校历年的表现,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判,避免出现轻率的结论。

综上所述,esi前1%学科数量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大学的整体实力。esi更侧重于评价科研机构的表现,对教学型大学适用性较差。此外,不同学科之间的影响力存在差异,简单进行数量比较并不妥当。进入esi前1%的标准因学科而异,数据也存在时效性问题。因此,我们不能过分依赖esi前1%学科数量这一指标来判断一个大学的整体水平,需要结合其他教学科研指标进行全面的评估。

xiaoshengchu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