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与英语课数对照分析,英语主科地位正变化中

2024年1月9日 10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中小学的数学与英语课程设置一直是家长关心的问题。通过对比2001年和2022年的课程方案可以看出,英语课程开设比例一直维持在6-8%,并未得到提升。但由于一些非制度因素,英语课程实际学时往往超出规定学时,因而获得了“主科”地位。然而,新版英语课程标准增加了汉语对比的内容,体现出国家意图削弱英语主科地位,让英语回归辅助外语的本位。在选择英语课外培训时,家长不应受主科思维影响,而要考量孩子的兴趣、基础及英语学习目标,选择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习效果。

中小学英语课时比例一直稳定在6-8%,未获得提升

根据2001年和2022年的中小学课程方案可以看出,英语课程的开设比例一直维持在6-8%之间,这一比例从未得到调整。具体来看,2001年的课程方案中,外语(英语)课程占九年总课时的6-8%;而在2022年的新课程方案中,英语课程的开设比例仍然是6-8%。可以说,20年来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比例从未发生改变。

虽然英语课程的开设比例稳定在6-8%,但从主科地位来看,它一直未曾进入主科行列。根据课程方案可以看出,无论2001年还是2022年,课时比例高于英语的主要学科都包含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英语的比例一直处于倒数位置。

因此,尽管在人们心中英语获得了主科地位,但从制度设计和课时分配来看,英语只能算作一个辅助性外语学科,其课时比例没有任何提升。

英语实际超时上课获得主科地位,但不符合制度设计

虽然从课程方案来看,英语只能算作辅助外语,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校却给予英语以主科地位。

根据课程方案,英语课时比例上限为8%,按此计算,每周英语课不应超过3-4节。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小学已经开设到每周5节英语课,初中甚至开设了6-7节英语课,这已经严重超出了课程方案的设定。一些学校甚至在低年级增设英语课,导致英语总学时超标。

可以说,英语之所以获得主科地位,是因为以下原因造成的:

1. 地方学校人为增加英语课时,缺乏监督;

2. 高考英语分值过高,与语文、数学等主科地位相当;

3. 长期崇洋媚外思想,强行提升英语地位;

4. 庞大的英语教学队伍制约改革。

因此,英语主科地位并不符合课程方案的制度设计和课时分配,是在执行过程中人为形成的。

新课程标准增加汉语内容,英语主科地位有望转变

尽管英语课时没有变化,但从新版课程标准来看,英语主科地位有望转变。

具体来说,新版课程标准做出了以下改变:

1. 将英语学习与汉语学习并列,不再单独强调英语;

2. 增加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强化文化自信;

3. 要求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进行中外语言文化的交流互鉴。

可以说,这些变化都体现出英语不再是主科的意图。比如,并列汉语学习表明国家希望英语回归辅助语言地位;增加中华文化内容则有助于树立自信;正确定位英语学习目标,也能避免对英语的过分依赖。

这些举措预示着,在新课程标准下,英语主科地位有望转变为辅助外语学科,这比简单降低课时更能起到实质作用。

选择英语培训需考量孩子个性,而非主科思维

家长在选择英语培训时,不应受主科思维的影响,而要考量孩子的个性化需求。

主科思维会导致家长过分关注英语课时,但忽视孩子的兴趣、基础及英语学习目标。合理的选择应该基于以下原则:

1. 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英语学习方式,培养学习动机;

2. 评估孩子的英语基础,定制适合的课程难度;

3. 明确英语学习目标,而不是应试推动;

4. 考虑孩子的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授课模式。

具体来说,对喜欢自主学习的孩子,可以选择网络课程;对口语能力弱的孩子可以选择一对一口语;饱受应试压力的孩子可以选择趣味英语。

只有做到个性化教学,才能帮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英语,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英语课程被误解为主科,但从课时分配来看,它只能算作辅助外语。新版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英语的辅助地位。家长在选择英语培训时,不应受主科思维影响,而要根据孩子兴趣、基础、英语目标来选择个性化培训,如一对一教学。只有做到个性化,英语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xiaoshengchu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