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虚假宣传招生诈骗应该如何处理 - 加强法治教育和监管

2024年1月11日 9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近年来,一些学校和培训机构通过虚假宣传和承诺进行违规招生,严重侵害了考生权益。面对屡禁不止的各种招生诈骗,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本文通过结合法律专家和教育专家的意见,以及典型案例分析,认为应该从加强法治教育和监管两方面进行治理。一是要增强考生和家长的法治意识,不轻信各种宣传承诺;二是严厉查处各种欺诈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对招生行为的监管。只有政府部门、学校、培训机构、考生和家长齐心协力,才能根除招生诈骗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招生录取秩序。

轻信虚假宣传导致被骗入校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对名校的向往心理,通过虚假宣传误导考生进入劣质学校。王芳的案例就是典型的案例。王芳是艺考生,由于专业课程成绩不佳,在艺考生交流平台求助时,有人假冒某学校招生老师,对她进行拉拢。这名招生老师提供了详细的学校信息,极力推荐王芳加入助学班,并承诺可以内定录取。王芳起初对这些宣传内容持怀疑态度,但在长期互动后,对方取得了她的信任。招生老师热情周到,关心她的学习生活,让她放松了警惕,最后交了录取费用。事后王芳才发现,自己被误导进入了自考本科助学班,不能取得正规本科学历。这一典型案例说明,考生和家长要提高警惕,不能轻信各类宣传承诺,一定要核实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上当受骗。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立法和监管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有力的震慑,一些不法分子还是通过虚假宣传获利。只有进一步完善法规,加大处罚力度,才能根除这种骗局。

号称包录取实为自考的典型案例揭示问题

除了王芳的案例,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号称“包录取”来招揽学生,结果考生进入了自考本科助学班,不能取得正规本科学历。这类案例也比较典型。一些民办培训机构本身不具备举办正规本科教育的资质,但为了生存发展,他们打着知名高校的旗号进行虚假宣传,让考生以为可以直接取得正规本科学历。等考生入学后,才发现自己被骗,无法通过这种途径取得学士学位。这类案例揭示出当前监管存在漏洞。一方面,考生和家长法制知识不足,不了解助学班和自考的区别,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容易受骗。另一方面,行政监管部门对民办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内容监管不严,一些违规违法宣传屡禁不止。可以预见,如果不从根本上加强法治教育和监管力度,这类案例还会大量出现。

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虚假承诺的普遍现象

除了个案外,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虚假承诺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培训机构明知考生分数不够,还承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运作”进入名校。他们声称通过“走后门”“批捷径”可以低分录取,甚至直接承诺花钱就可以进入某学校。这些都是利用考生对名校的向往和对政策不了解进行的欺诈。考生高考成绩确定后,这些机构又改口称可以“包过关”进入本科,结果考生入学后发现被骗。还有更过分的,直接冒用知名高校名称进行招生宣传,让考生误认为自己进入的是正规本科院校。这些欺诈手段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它们之所以还在盛行,一是考生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二是行政监管不力,虚假宣传的成本太低。要根除这种现象,必须提高考生的法治意识,也要强化部门监管,增加欺诈成本,才能从源头上杜绝。

虚假大学利用考生和家长心理诈骗的社会土壤

分析这类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社会原因,那就是当前的文凭主义思想和对名校的崇拜为虚假大学的生存提供了土壤。在很多用人单位,学历学位成为决定晋升的重要条件,这导致学生家长非常看重名校名牌。一些劣质院校就利用这种心理进行虚假宣传,让他们误认为自己进入的是正规院校。虚假大学之所以还有市场,关键在于现实中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考生升学压力巨大。如果能从根本上减少学生对名牌学校的依赖,树立理性选校观念,虚假大学的生存空间就会大为缩小。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关键在于用人单位不能简单以是否名牌来决定人才,而要看能力。同时,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也很重要。只有当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时,虚假大学欺骗才会无市场。

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难根除的原因

最后,现有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招生诈骗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对学校设置设立等做了规定,但针对招生环节的专门法规还比较缺失。虽然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但作为部门规章,效力有限。很多虚假宣传没有被明确规制在内。一些民办培训机构利用法制漏洞进行虚假宣传,是重要原因之一。要压缩虚假大学的市场环境,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高等教育招生管理条例或法律,扩大规制范围,增加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只有当相关违法行为付出很大成本时,这些劣质机构才会受到震慑,从源头遏制违规招生行为的产生。这需要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形成合力,持续用力。

综上所述,学校和培训机构虚假宣传招生诈骗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必须引起重视。相关部门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考生法治意识,不能轻信虚假承诺;应完善法律法规,扩大规制范围,提高违法成本;应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应建立黑名单制度,强化对劣质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监管,让招生诈骗者无处藏身。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为广大考生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环境。

xiaoshengchu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