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外附中是公立还是私立-了解川外附中多元化的办学模式

2023年12月23日 30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川外附中作为成都知名的外语中学,其办学模式一直备受关注。通过梳理川外附中办学历史可以发现,它采用了公立和私立混合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川外附中最初由川大、外语学院等高校创建,属于公立学校。2000年改制后,川外附中实行了“两自一包”的办学模式,具有公立学校的性质,但在师资、课程等方面具有私立学校的灵活自主权。总体来说,川外附中兼具公立学校的普惠性和私立学校的特色化优势,提供了优质的公办外语教育资源。

川外附中最初由川大等高校创建,属于公立学校

川外附中最初是由四川大学、成都外国语学院等高等院校共同创建的公立学校。1958年,四川大学、成都外国语学院等高等院校在国家“调整高等学校院系”的要求下,将部分相关专业调整并入其他院校,同时将部分师生编制和教学资源集中,成立了四川大学、成都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即川外附中。

作为公立学校,川外附中在创办之初主要面向四川大学、成都外国语学院等高校教职工子女招生,同时也招收社会考生。办学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财政拨款。教师均为国家编制,实行公务员管理。校长、党总支书记等行政领导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免。

总体来说,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川外附中一直是传统意义上的公立学校,办学目标是提供公办的外语教育,解决高校教职工子女就学问题,办学体制与公立中学无异。这一时期,川外附中奠定了公立外语学校的办学基础。

2000年改革后川外附中实行“两自一包”,具公立私立双重属性

2000年,在国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川外附中实行了“两自一包”的办学模式改革。“两自一包”即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

在教师自聘方面,川外附中可以面向社会自主选聘教师,而不是完全按公立学校编制配备教师。在管理自主方面,川外附中可以自主制定办学章程,设立理事会,校长拥有较大办学自主权。在经费包干方面,川外附中每年可以得到政府的整体经费拨款,自主确定使用方向。

通过“两自一包”改革,川外附中在教师选聘、内部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与公立学校不同,具有民办学校的灵活自主权。这使得川外附中既保持公立学校性质,又具备民办学校运作优势,可称为公立学校中的“民办化”办学。

所以,从2000年改革之后,川外附中可视为一所兼具公立与民办学校特点的教育机构。既保持着面向社会、非营利的公立学校属性,又通过办学模式改革享有民办学校的自主权。这种公民结合的办学模式,使川外附中办学更灵活、特色化。

川外附中的师资、课程设置具有私立学校的灵活性

在实行“两自一包”改革后,川外附中在师资建设和课程设置方面,具有民办学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在师资配置上,川外附中通过教师自聘拥有选聘权,可以按需聘任兼职教师,聘期不受公立学校教师编制的限制。如聘请外籍教师开设英语沉浸课程,聘请音乐专业艺术家开设音乐特色课等。同时,川外附中也会选派教师对外培训进修,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在课程设置上,川外附中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校特色与学生需要,自主开发和更新课程体系。如设立日语、韩语等小语种课程,开设机器人编程、社会调查等特色选修课,并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融合应用。

综上所述,通过办学模式的改革,川外附中在师资和课程等教学环节拥有了更大自主权,可以根据办学需要调整教学资源配置,从而提供更개性化、多样化的教育。这与传统公立中学相比,更加灵活。

川外附中兼具公办学校的普惠性和民办学校的特色

经过多年发展,川外附中作为一所公办民助的公立中学,兼具公立与民办两种学校的优势,达成了服务普惠与特色发展的统一。

与公立学校一样,川外附中面向全社会招生,招生规模大,学费相对亲民。在成都市同类别学校中,川外附中学费处于中等水平,普惠性较强。同时,川外附中也肩负为高校教职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使命。

与民办学校一样,川外附中在教学管理上灵活自主,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开设小语种等特色课程,教学方式多样;师资力量雄厚,有能力开展小班化教学。学校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际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所以,川外附中达到了公立与民办学校的“双赢”。既保证了学校办学的公益性,又发挥了活力型民办学校的办学优势,实现了普惠性与特色化的统一,提供了优质的公办外语教育资源,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支持。这为其他公立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川外附中采用了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多元化办学模式,既保持了公立学校应有的普惠性,又具有私立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灵活性,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公办外语教育资源。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公立和私立学校各自的优势,值得其他学校借鉴。总之,川外附中是一所兼具公立与私立学校特质的多元化外语名校。

xiaoshengchu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