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质量教育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作文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与逻辑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的语言积累不足、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等原因,学生写作存在明显的问题。针对小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思路单一、语言表达贫乏、内容空洞等问题,教师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如丰富语言输入、注重读写结合、加强语文实践、构建积极情感等,不断完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与创作能力。
小学生写作思路单一,难以独立选择合适的角度
小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事物认知和理解也比较肤浅,很难独立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他们写作思路较为单一,大多沿用老师提供的思路模板,或者生搬硬套范文中的角度。这导致他们在写作中难以跳出思维定势,很难从多角度立意,写出有深度的文章。为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应多组织讨论、提问等活动,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生活中的事物,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同时,教师还要重视语文读物的选择,通过大量阅读,拓宽学生写作的视野,丰富他们对生活认知,从而积累选择不同立意角度的素材。
小学生语言表达贫乏,词汇量小,句式简单
小学生由于生活和学习阅历的限制,词汇量小,掌握的语法结构和句式也比较简单,很难进行丰富、生动的语言表达。他们在写作中常出现词不达意,絮絮叨叨却说不清楚要表达的意思。教师应注重锻炼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大量阅读、摘抄等训练拓展学生词汇,并重点识记一些图像词、形象词汇。此外,教师还要注重语法和句式的讲解,通过句型转换等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丰富多变的表达方式。同时,教师要在写作指导中细致指正学生语言表达中的问题,帮助他们准确运用所学语言知识,逐步形成语言表达的技能。
小学生写作内容空洐简,与生活实际脱节
部分小学生生活中缺乏丰富的体验,写作内容单薄空洞。有的学生生搬硬套范文或教材中的素材,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脱节,无法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记录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形成规律的阅读和摘抄习惯。同时教师要创设各种语文活动,如微写作、日记创作等,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并积累素材。在写作指导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深挖细节,从自己亲身的经历中获取写作灵感,使所写内容真实感人,能引起读者共鸣。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习惯采取灌输式教学,提供思路大纲和句式模板,要求学生直接套写。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注重改进教学手段,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组织实践,激活学生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文学作品、新闻事件组织讨论,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微写作比赛、朗诵展示等活动课堂,营造趣味性学习氛围。这可以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感,激发写作兴趣,让写作变成一个愉悦的交流体验。
小学生写作训练不足,无法形成系列化的知识体系
部分小学生由于写作训练的不足,很难形成系统的写作知识体系,这也限制了写作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注重系列化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形成对知识点的 spiral review。例如在每个学期安排若干篇记叙文、说明文的习作训练,使某类体裁的写作知识形成积淀,逐步掌握写作规律。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写作技巧的传授,如立意角度、语句表达、段落 transition 等,使学生逐步形成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在训练中延续和迁移运用这些知识,最终形成写作的技能。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存在思路单调、语言表达贫乏、内容空洞等问题,这与学生自身语言积累不足、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等密切相关。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要注重语言输入,丰富学生词汇量,同时通过构建情境、组织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写作视野。此外,教师还要加强读写训练,注重知识体系构建,使学生语文知识形成积淀,为写作提供源泉。只有立足学生语言特征,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表达与创新能力。
文章评论